笔趣阁

笔趣阁>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十七 > 卷七述而第七(第1页)

卷七述而第七(第1页)

[疏]正义曰:此篇皆明孔子之志行也,以前篇论贤人君子及仁者之德行,成德有渐,故以圣人次之。

子曰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”包曰:“老彭,殷贤大夫,好述古事。我若老彭,但述之耳。”

[疏]“子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”

正义曰:此章记仲尼著述之谦也。作者之谓圣,述者之谓明。老彭,殷贤大夫也。老彭于时,但述修先王之道而不自制作,笃信而好古事。孔子言,今我亦尔,故云比老彭。犹不敢显言,故云窃。

注“包曰”至“之耳”

正义曰:云“老彭,殷贤大夫”者,老彭即庄子所谓彭祖也。李云:“名铿,尧臣,封于彭城。历虞、夏至商,年七百岁,故以久寿见闻。”世本云:“姓笺名铿,在商为守藏史,在周为柱下史,年八百岁。笺音翦。一云即老子也。”崔云:“尧臣,仕殷世。其人甫寿七百年。”王弼云:“老是老聃,彭是彭祖。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,姓李氏,名耳,字伯阳,谥曰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”云“好述古事。我若老彭,但述之耳”者,言老彭不自制作,好述古事。仲尼言,我亦若老彭,但述之耳。

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。”郑曰:“无是行。于我,我独有之。”

[疏]“子曰: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
正义曰:此章仲尼言已不言而记识之,学古而心不厌,教诲于人不有倦息。他人无是行。于我,我独有之。故曰“何有于我哉”

子曰: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孔曰:“夫子常以此四者为忧。”

[疏]“子曰: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”

正义曰:此章言孔子忧在修身也。德在修行,学须讲习,闻义事当徙意从之,有不善当追悔改之。夫子常以此四者为忧,忧已恐有不

修、不讲、不徙、不改之事。故云“是吾忧也”

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马曰:“申申、夭夭,和舒之貌。”

[疏]“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”

正义曰:此章言孔子燕居之时体貌也。申申、夭夭,和舒之貌。如者,如此义也,谓体貌和舒,如似申申、夭夭也。故玉藻云:“受一爵而色洒如也。”及乡党每云“如也”者,皆谓容色如此。

子曰:“甚矣,吾衰也!久矣,吾不复梦见周公。”孔曰:“孔子衰老,不复梦见周公。明盛时梦见周公,欲行其道也。”

[疏]“子曰:甚矣,吾衰也久矣!吾不复梦见周公。”

正义曰:此章孔子叹其衰老,言我盛时尝梦见周公,欲行其道,今则久多时矣,吾更不复梦见周公,知是吾衰老甚矣。

子曰:“志于道,志,慕也。道不可体,故志之而已。据于德,据,杖也。德有成形,故可据。依于仁,依,倚也。仁者功施于人,故可倚。游于艺。”艺,六艺也,不足据依,故曰游。

[疏]“子曰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

正义曰:此章孔子言已志慕、据杖、依倚、游习者,道德仁艺也。

注“志,慕也。道不可体,故志之而已”

正义曰:道者,虚通无拥,自然之谓也。王弼曰:“道者,无之称也,无不通也,无不由也。况之曰,道寂然无体,不可为象。”是道不可体,故但志慕而已。

注“据,杖也。德有成形故可据”

正义曰:德者,得也。物得其所谓之德,寂然至无则谓之道,离无入有而成形器是谓德业。少仪云:“士依于德,游于艺。”文与此类。郑注云:“德,三德也,一曰至德,二曰敏德,三曰孝德。”周礼师氏:“掌以三德教国子,一曰至德,以道为本;二曰敏德,以行为本;三曰孝德,以知逆恶。”注云:“德行,内外之称,在心为德,施之为行。至德,中和之德,覆帱持载,含容者也。孔子曰:‘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’敏德,仁义顺时者也。说命曰:“敬孙务时敏,厥修乃来。’孝德,尊祖爱亲,守其所以生者也。孔子曰:‘武王、周公,其达孝矣乎!’夫孝者,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”是德有成形者也。夫立身行道,唯杖于德,故可据也。

注“依,倚也。仁者功施于人,故可倚”

正义曰: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乃谓之仁。恩被于物,物亦应之,故可倚赖。

注“艺,六艺也,不足据依,故曰游”

正义曰:六艺谓礼、乐、射、驭、书、数也。周礼保氏云:“掌养国子,教之六艺,一曰五礼,二曰六乐,三曰五射,四曰五驭,五曰六书,六曰九数。”注云:“五礼:吉、凶、军、宾、嘉也。六乐:云门、大咸、大韶、大夏、大濩、大武也。五射:白矢、参连、剡注、襄尺、井仪也。五驭:鸣和鸾、逐水曲、过君表、舞交衢、逐禽左也。六书:象形、会意、转注、指事、假借、谐声也。九数:方田、粟米、差分、少广、商功、均轮、方程、赢不足、旁要也。”此六者,所以饰身耳,劣于道德与仁,故不足依据,故但曰游。

子曰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孔曰:“言人能奉礼,自行束脩以上,则皆教诲之。”

[疏]“子曰: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”

正义曰:此章言已诲人不倦也。束脩,礼之薄者。言人能奉礼,自行束脩以上而来学者,则吾未曾不诲焉,皆教诲之也。

注“孔曰”至“诲之”

正义曰:云“言人能奉礼,自行束脩以上”者,案书传言束脩者多矣,皆谓十

脡脯也。檀弓曰:“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竟。”少仪曰:“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。”谷梁传曰:“束脩之问不行竟中。”是知古者持束脩以为礼。然此是礼之薄者,其厚则有玉帛之属,故云“以上”以包之也。

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郑曰:“孔子与人言,必待其人心愤愤,口悱悱,乃后启发为说之,如此则识思之深也。说则举一隅以语之,其人不思其类,则不复重教之。”

[疏]“子曰: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”

正义曰:此章言诲人之法。启,开也。言人若不心愤愤,则孔子不为开说;若不口悱悱,则孔子不为发明。必待其人心愤愤,口悱悱,乃后启发为说之,如此则识思之深也。其说之也,略举一隅以语之。凡物有四隅者,举一则三隅从可知,学者当以三隅反类一隅以思之。而其人若不以三隅反思其类,则不复重教之矣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和老公的好友在外打野炮  亲爱的主人  狂恋靓美眉  穿婚纱的恶魔  昨晚,实现了一次4人聚会  丽影蝎心  灾难英雌  加料的牛奶  新爹手记  又见舂寻  摘星  冤家果然路窄  和H在一起的开心时刻  魔淫之宴  脱落的小背心  我体内有黑洞  傀儡忍法帖  主子好坏  英语老师  想买我穿过的内裤吗?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